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,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,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,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,导致脑组织缺血、缺氧、坏死,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。
脑梗塞的主要因素有:高血压病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体重超重、高脂血症、喜食肥肉,许多病人有家族史,多见于45~70岁中老年人。
如何护理脑梗塞患者?
脑梗塞康复期护理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在体力、智力、社会活动能力方面达到限度地恢复。由于神经系统受到损害,而使其在认知、交流、运动、感觉等方面的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,从而出现失认、失用、失语、瘫痪、吞咽困难、感觉缺失等多方面的问题。这就需要随着患者病情的恢复,有目的、有计划、循序渐进地进行护理。
一、心理护理
脑梗塞多发生于中老年人,起病多突然,情绪特点是伤感、孤僻、抑郁、烦躁、易激动、主观急躁和以自我为中心,尤其伴有失语的患者表现更为突出。家人要对患者多接近、多询问、多安慰和多鼓励,使其自觉配合治疗,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。
二、饮食护理
1.限制脂肪摄入量。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,减少动物脂肪,烹调时不用动物油,要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,每日应在300毫克以内,相当于每周可吃3个蛋黄。
2.适量增加蛋白质。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,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。可多食鱼类,特别是海鱼,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,如豆腐,豆干,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粘滞有利。
3.脑梗塞的病人有食盐的用量要小。要采用低盐饮食,每日食盐3克,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。
4.注意烹调用料。为了增加食欲,可以在炒菜时加一些醋、番茄酱、芝麻酱。食醋可以调味外,还可加速脂肪的溶解,促进消化和吸收,芝麻酱含钙量高,经常食用可补充钙,对防止脑出血有一定好处。
5.脑梗塞的病人要经常饮水。尤其在清晨和晚间,这样可以稀释血液,防止血栓的形成。
三、功能锻炼
1.早期康复训练:早期活动可减少肺部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。脑梗塞的患者病情稳定一周后可逐渐增加活动进行功能锻炼,家人可通过按摩及被、主动运动可以活跃指头的血液循环,刺激神经机能从而防止或减轻肌肉骨骼皮肤的废用性萎缩,并牵伸痉挛肌肉,保持关节韧带及关节的正常伸展度,防止关节畸形、挛缩。锻炼过程要循序渐进,避免过度劳累。
2.语言障碍: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躁、痛苦。必须尽早地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,耐心纠正发音,从简到繁,如“e”、“啊”、“歌”等,反复练习坚持不懈。
3.肢体功能障碍:要注意将瘫痪肢体置放功能位置,以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,多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。在患者病情稳定情况下,指导和辅助其进行功能锻炼,从简单的屈伸开始,每天2-4次,每次5-30分钟。按摩患侧肢体,帮患者经常用热水(可放入红花、艾叶)浸泡患侧肢体,促进其血液循环。
4.口眼歪斜:临床上常见病侧眼睑闭合不全、口角下垂、不能皱额、闭眼、鼓腮、吹哨。鼓励病人多做眼、嘴、脸部运动,并经常按摩面部。
5.吞咽困难:是由于主管吞咽的肌肉瘫痪引起。对轻型病人可让其进食粘稠食物,如稠粥、软饭等。将蔬菜、肉末等副食煮烂切碎拌在饭里,避免过稀过干的食物,这样容易被吞下。口服药物如无禁忌,可研碎后拌在食物里。
6.协助病人在床上翻身:卧床期间,应帮助病人维持良好的体位,偏瘫病人常喜欢躺在患侧,易使患侧肢体损伤,应多躺向健侧,并使患侧肢体维持功能位,并经常变换体位,每2小时翻身一次。
7.锻炼站立和步行:最初由两人扶着站立,以后可以由一个人扶着病人或让病人自己扶着床档或墙壁独立站起;老年人可以练习扶拐或手杖行走。
杭州金诚护理院表示:脑梗塞的病人大多数都与情绪变化有关,家人要鼓励患者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,热爱生活,投身生活,提高对环境和社会活动的适应能力,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。
- 上一篇 > 脑梗偏瘫后,要想康复需要注意以下6点!
- 下一篇 > 预防脑卒中,要牢记这“4不动”!